梧棲區:梧棲老街

字體   小 中 大 
作者:

許多住在梧棲路上的居民都有一個共同的記憶,就是這條老街的道路兩旁,原本有著暢行無阻的「亭仔腳」(即是騎樓),走在亭仔腳裡其實不用太擔心炎熱的太陽和突然降臨的傾盆大雨,曾幾何時,老街上的亭仔腳已經「行」不通了,除了街屋建築因時代的轉變而改建之外,因為社會的變遷,許多原本在老街的行政單位也逐漸遷到新的重劃區,老街失去了原本的繁榮景致,但是漫步於梧棲老街,不難感受到它曾有的風華,洗盡鉛華之後的老街,別有一股寧靜的素雅。


梧棲老街其實也不算太老,日昭和10 年(西元1935 年)之前,它還只是一條小徑。那年的4 月21 日清晨,發生了規模7.1 級的大地震(一般稱為中部大地震或墩仔腳大地震),因為當時的建築物多用土埆、磚、木等之類的建材,導致有超過6 成的民宅遭受到嚴重的傷害。災後臺灣總督府成立了「震災地復興委員會」,針對具發展性的集團戶達5 百戶以上、危險家屋數達5成,而且具有經濟發展能力的地區實施市區改正計畫。梧棲就因曾與中國貿易往來頻繁、商業繁榮且有6 成以上的家屋遭受損害而成為當年實施市區改正計畫的18 個街庄之一。
當時的政府邀請多位專家調查後,建議適當地補強原有的建築,尤其是騎樓為街屋結構的弱點,需用鋼筋混凝土柱樑構造來補強,而所營造出的風貌即為現在所見到的梧棲老街情景,實施市街改正計畫之後的梧棲街道市容煥然一新,採用的建築式樣是介於仿西方歷史建築及現代建築二者之間的風格,在細部上少有華麗而繁複的裝飾,山頭、尖塔及圓頂都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是水平線、曲線及曲面,搭配著簡單的幾何裝飾圖案。
在建築的材料上,鋼筋混凝土的結構技術已發展成熟,更在裸露的混凝土表面施以洗石子的手法來仿石材;鋪以面磚來仿磚造,而在梧棲老街就不難發現這般使用洗石子手法建築而成的街屋結構,它們沒有巴洛克風格的精雕細琢;沒有紅磚拱廊,只有不怕日曬雨淋的亭仔腳以及作工細緻的洗石子牆面,帶著厚實穩重的樸素感。重建後的梧棲老街因擁有寬廣的亭仔腳及整齊的街容而聞名。
民國34 年之後,因為恢復與中國通商貿易,梧棲老街曾經風光了近4 年的時間,老一輩的人回憶:當時老街兩旁栽種著成排的榕樹(直至民國60 年代才因馬路拓寬而砍除),每至入夜時分都會有許多攤販聚集,每日數十艘船舶的貿易往來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大量外來人口,梧棲小鎮瞬間成了耀眼的小商港,而小鎮的第一家戲院也在此時開始營業,老街上有高達20餘間的酒家,提供給外來客另一種消費服務。24 小時不歇業的市場、人來人往的繁榮景象卻在民國38 年兩岸隔絕之後急速衰退,失去對外貿易的機會也阻隔了外來人口的到來,老街的極度繁華在一夕之間完全消失了。
民國65 年10 月31 日臺中港正式完工開放營運,當日有數十萬人口湧入梧棲小鎮,老街落寞的身影再度活躍了起來,不過隨著都市計畫的開發,梧棲的地貌產生了巨大的變化,原本是鎮政重心的老街,也因為行政機關逐步往新開發的重劃區遷移,而漸漸地失去了原來的光環。

編輯: / 潤稿:
  • 非梧不棲 有鳳來儀
  • 梧棲老街街景。
  • 1935 年中部大地震後所興建的老街街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