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甲區:大甲鎮瀾宮

字體   小 中 大 
作者:

鎮瀾宮創建於清雍正10 年(西元1732 年),原為一座小祠,乾隆35 年(西元1770 年)漢人林對丹倡議,同時得到平埔族領袖巧化龍捐資香油錢參與修建並名為「天后宮」。至同治11年(西元1872 年),廟宇擴建,並將天后宮改名為鎮瀾宮,為大甲區民間信仰中心。(註1)


民國69 年因大殿樑柱腐朽而再度重修,成為今日的廟貌。走進廟宇,可見近代名家作品,如朱銘與郭清治的銅雕、洪平順與李登勝的彩繪等,增添鎮瀾宮的藝術價值。
鎮瀾宮雖經過多次翻修,卻也留下許多文物,較具歷史價值的有乾隆末年因林爽文事件後,乾隆帝敕賜御筆的「佑濟昭靈」匾、鄉民呈獻的「護國庇民」,同治年間平定戴潮春事件結束後,彰化知縣王楨及水師守備鄭榮所敬獻「慈芘兵戎」、「德保生民」匾,光緒年間岑毓英敬獻的「與天同功」古匾,以及「誠求立應」、「慈光普照」、「功參天一」等,都是自清朝保留至今的古物,這些文物全留存在鎮瀾宮本殿或鎮瀾文化大樓展覽室。

編輯: / 潤稿:
我要回應 我要回應  發表到Plurk 發表到twitter 發表到Facebook 轉寄給好友 友善列印
下一景點 | 大甲城
  • 宗教與歷史相融合
  • 歷史與神威相融合的鎮瀾宮。
  • 山川殿的「護國庇民」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