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薦路線

縣市介紹

       歷史上,曾經有長達203年之久,臺南這個地方就叫做「臺灣」,它就代表了臺灣;而「臺灣府」與「臺灣縣」也都設在臺南,直到清光緒13年(西元1887年)臺灣獨立建省,府治遷離為止,可見臺南歷史紋理的豐富與深刻,文化自然也就多采多姿。既然臺南有深厚豐富的歷史文化,如同一部大書(這也是它與臺南縣獲得合併升格的主要理由),我們決定屏除一個行政區一條路線的劃分方式,改用不同的主題作為區分。

       歷史的舞臺要有人來表演。最早當然是平埔族的社群,然後荷蘭人與鄭成功先後登臺,漢人大批入臺開墾,在安平、臺南兩地留下許多動人曲折的故事,而所謂的「府城」的城垣,要到清雍正3年(西元1725年)才開始興築;臺江內海殘餘的水道形成5條運河,有如人的指掌,成為府城最繁榮昌盛的區域,三郊貿易商扮演的角色無所不包,出錢出力,很被官府倚重,而店家與苦力等小民則也各自發展出有趣的庶民文化。這些庶民文化包括,府城的廟宇密度堪稱臺灣最高,光是拜媽祖的就有16座,反映了先民來臺開墾時的艱難與危險;上岸後還要時時面對外來的攻擊,所以也發展出極特殊的廟宇聯境組織,這都見證了先民的危機意識。

       此外,府城「做十六歲」也非常重要的生命禮俗,顯示少年的成年禮在人生階段中的地位。和廟宇文化有關的,我們介紹了近10種老式行業,從佛像雕刻、擇日、製香、糊紙、製鼓、製轎、賣茶、糕餅,它們的分布地點從民權路一段到三段,無一不跟敬神禮拜連上關係,形成一大特色;至於臺南著名的特色小吃,擔仔麵、碗粿、粽子、棺材板、蚵仔煎,大家都耳熟能詳,這裡為你分辨北部粽和南部粽的不同,甚至連碗粿,臺南縣市都有不同的風味。文化方面,我們可以透過有「全臺首學」之譽的國定古蹟臺南孔子廟瞭解儒學傳統;文建會所屬的四大博物館,臺南市便擁有國立臺灣文學館和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座,足以傲視群倫,連理工起家的成功大學也不落人後,成立臺灣第一所大學博物館。

       同樣是建築物,臺南有一批夢想家,發揮奇思異想,把一棟棟的老屋改造成他們心目中的理想模樣,讓老屋獲得新生,而這樣的風潮正方興未艾;另一方面,臺南市政府近年推動「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」計畫,讓舊安平呈現嶄新的風貌;最新的發展則是,內政部民國98年在臺南縣市海邊新設「臺江國家公園」,將為生態保育作出貢獻,是第一座兼具歷史文化、漁鹽產業、濕地生態等資源特色的國家公園。這幾個都市發展方向,都將對府城古都的未來形成不容忽視的影響,都值得我們繼續寄以關注。

       臺南這本書果然太大,不管怎麼劃分,總有掛一漏萬之慮,讀者諸君手上的這2冊,至多只能說是「簡明版府城百科」,期盼以後有機會再補足成為真正的百科全書。